儿童早期教育——扣好孩子人生的第一粒纽扣
2020/10/27 21:20:05 来源:互联网 作者:不详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位家长的心愿,并且,任何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过,也有很多家长都忽视了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有些父母认为,孩子上学之后差距才会慢慢拉开,其实不然,在学龄前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就能有效的开发孩子的大脑、提高孩子的智力,让孩子真正赢在起跑线上!
什么是儿童早期教育?有什么重要性?儿童早期教育都有哪些内容呢?
什么是儿童早期教育?
早期指的是0岁—6岁,是大脑在快速发育和成长但是还未定性的时期,而早期教育是指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大脑发育特点以及关键期,给予孩子科学的、丰富的、恰当的信息刺激和训练,通过影响、引导和培养去开发孩子身心潜能,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教育。
儿童早期教育都有哪些内容?
儿童早期教育有很多训练方法,需要根据宝宝的年龄与智力发育水平,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让宝宝多接触外部环境,驱除有害及不良因素,促进宝宝各种功能都获得良好发展。总起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运动法:根据宝宝运动神经发育规律,采取不同的运动训练方法,通过多种运动训练,宝宝全身大运动和手的精细动作能力越来越强,手眼与四肢协调能力愈来愈提高,促进了身体发育并提高了智力,有利于宝宝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观察法:通过观察事物,宝宝能够获得大量的感知信息,既能刺激大脑神经细胞的发育,也促进着宝宝的智力发育。
游戏法:游戏是宝宝最感兴趣的活动,是他们身心发育不可缺少的生活内容。游戏对宝宝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宝宝可以通过游戏认识事物、感知世界。
趣味法:宝宝早期教育的目的,不在于他学会多少具体知识,关键是引导宝宝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和探索学习的兴趣。用一些有趣味的活动和游戏,培养宝宝的学习兴趣,激发琪求知欲望,促进宝宝动脑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提问法:提问是启发性教育的一种形式,提问法是培养宝宝动脑思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的好方法。
发现法:充分利用宝宝对周围事物容易好奇和乐于探索的特点,从小培养宝宝善于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即使宝宝发现的问题十分幼稚可笑,没什么道理,不要笑话孩子,应当给予鼓励支持,因为发现问题要比“视而不见、不动脑子”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