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片来源网络
节选 | 《多元化美国教育聚焦》
作者 | 罗慰年
编辑 | 顾晓虹
在美国的华裔妈妈爱攀比,尤其是那些进入了“中产阶级”的华裔妈妈们,更爱攀比。
他们为了子女的教育,挤破头也要进“地段学区”,见面的共同话题,常常是如何安排孩子的课余生活,虎妈“蔡美儿”是他们的榜样。他们的最高期待,是子女进入纽约的“三大特殊高中”,为以后进入常春藤大学铺路。
为了进这三大高中,华裔妈妈要求孩子恶补功课,孩子们为成为“考试专家”,失去了与朋友玩耍的时间,不不再参加志愿者工作,更不用说体育和课外活动。美国《洛杉矶时报》曾评论说:中国学生是只懂考试的“工蜂”。
图片来源网络
华裔妈妈星辰说:“我看到中国孩子可以很好的解题,甚至有很强的分析能力,但是他们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更缺乏勇气。我自己也不例外。西方教育更注重孩子的自然成长过程,但是中国教育是希望通过父母这一代的牺牲,从而成就子女下一代的成功,让孩子出人头地,实现阶层的跃迁。”
克里斯汀 刘2岁时全家移民美国,她说:“妈妈对我和姐姐采取的是严格的“虎妈”式教育。姐姐的学业一帆风顺,在哈佛大学取得了企业管理硕士。可等到她28岁那年,服务的公司倒闭,第一次尝到了失败的滋味,从此开始意志消沉,越陷越深,最终自杀了。”
图片来源网络
虎妈式教育,可以让孩子在学业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在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领导能力、意志能力上显然是不合格的。
因为在这种教育下,孩子很容易养成唯分数、权威、学习马首是瞻的习惯,知识固然很重要,但它也只是为创新和创造服务的。
培养优秀的孩子,还应该给孩子们机会去爱上学习这件事,培养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决定了孩子在未来对世界的态度、对周围人的温度和看问题的深度。
千万不要把成功和优秀,定义在那么狭窄的范围:要永远拿到第一名,仿佛一旦拿不到第一,孩子就失去了生活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