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请登录 | 注册为会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现在的孩子该怎么教育?问题是社会环境.还是教育?

2018/12/24 10:02:50    来源:互联网    作者:少儿综合素质教育网    点击数:1115
分享到: 更多

1

“你给我滚远点!不嫌丢人!”

前几天在中学门口,偶遇扎心的一幕。

说这话的是个男孩子,大约十几岁的样子,脸色白净,背着个名牌包,穿着一身潮牌运动装。

脚下一双价值3000+的AJ乔丹跑鞋格外亮眼。

而男孩身边,站着一脸黝黑的父亲,穿着满身灰尘的工作衫,脚蹬一双破了洞的解放鞋,背着一只超大的蛇口袋,一只瘦的皮包骨头的手,正在悄悄抹掉眼角的眼泪。

原来,男孩父亲长期在外打工,今天好不容易得了空从外地赶回,就第一时间来学校看望儿子。

可是,当儿子看到别的孩子的父亲,都开着宝马奔驰,而自己的父亲,却坐着公交,觉得父亲没用,让自己没面子,就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一双动辄上千的运动鞋,几乎是父亲一月的工资。

有一句话说:父母尚在苟且,你却在炫耀诗和远方。多少孩子光鲜亮丽的背后,是父母忍辱负重的辛酸?

当父母在烈日炎炎下满头大汗地从事体力劳动时,孩子却在吃大餐,一顿饭就消费掉他们一天的薪水。

当孩子穿着一身说得出名字的品牌,脚上一双鞋要好几千的时候,父母们却还穿着20块钱的解放鞋。

当孩子用iPhone、iPad、Mac把自己全副武装的时候,父母却连给老伴打个电话,还要心疼几毛钱的电话费……

而更可悲的是,不少孩子一边嫌弃父母穷,一边却肆无忌惮地把父母当作“摇钱树”。

物质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这种不知进取、不懂感恩的贫穷思维。

2

“我要是回家看不见iPhone7,你给我当儿子听见没?”

一个快递员的儿子,因为父亲买不起新手机,对他破口大骂,甚至让他跪在地上向自己认错。

“你瞅瞅你那个蠢样,要多窝囊有多窝囊!''

''买不起阿迪耐克,从垃圾市场给我买鞋,还有脸问我为什么不穿。”

“你给我记着,没有新手机,我就没你这个爹”。

最后,父亲竟然跪在地上,颤抖地说:

“我错了,儿子。”,父母养育了十几年,换来的是这样的“吸血鬼”。

身边这样的人,挺多的。

前不久,我的一个同事和他父母闹翻了。

原因是他想买房,而父母因为手头紧,一时拿不出钱来。

我知道他父母的情况:外省的,都在老家务农,几年前好不容易攒了点钱,在家里盖了个新房子,想给他娶媳妇用,没想到他到城里来工作。

但城里房价这么高,确实手里真没有钱了。

我劝慰他:“父母也不容易!你再努力多挣点呗!”

他却一脸愤恨:“我怎么就生在这种人家!真是倒了八辈子霉了!”

“不给我买房,就不配做我父母。”这种社会巨婴,到底有多普遍?

豆瓣上曾有一个让人心惊肉跳的讨论组:父母皆祸害。

这个组里的成员,自以为深受父母的伤害,他们把父母的不完美无限放大,将人生的不如意全部归结为父母的不完美。

细看他们所吐槽的内容,无非是今天要父母买车,明天要父母买房,后天要父母安排工作,而一旦父母做不到,就被各种diss。

父母把你当掌中宝,你却把父母当印钞机!

更有甚者,当父母无法满足他们不断膨胀的欲望时,不惜以死相逼,甚至害死父母。

去年5月,陕西渭南的大学毕业生杨某,为了骗取保险赔偿,竟然残忍毒杀了自己的亲生父母。

那一天,他主动提出请自己的父母在家吃饭,把买来的亚硝酸盐掺在了牛肉里,夹给父母吃。但父母太爱杨某了,硬是没舍得吃上一口。

他非但不感到惭愧,反而直接在父母喝的水里下毒。

当看着父母中毒后临死前苦苦挣扎的样子,他没有丝毫悔恨,而是冷静地打开煤气,妄图制造父母煤气中毒意外死亡的假象。

莎士比亚在《李尔王》中写道:“不知感恩的子女,比毒蛇的利齿更能噬痛人心。”

世上最可悲的,莫过于在父母等着孩子感恩的时候,孩子却在等着父母道歉。

这种现实版的“农夫与蛇”,让多少子女pia pia打脸?又让多少父母倍感寒心?

3

网上有个段子说:

“不要大声责骂年轻人,他们会立刻辞职的,但是你可以往死里骂那些中年人,尤其是那些有车有房有娃的。”

父母们哪怕被这个残酷而又现实的世界压弯了腰,还在尽最大可能,让孩子过上美好的生活。

我家小区的保安,女儿十几岁,正在上六年级。

每次丢垃圾,总能看到保安不顾别人鄙夷的眼光,在垃圾堆里翻翻拣拣。

我知道,他是要把纸板和塑料罐等“淘”出来,卖给收废品的。“一毛、两毛……攒多了也是钱嘛!”

即便生活困窘,保安却给女儿报了钢琴课,每上一节课要300块。女儿说要买苏菲亚公主书包,他眼睛也不眨,也立刻就去买。

前几天,我听说他女儿又吵着要买一个iphonexs,保安硬是咬咬牙,又给买了来。而他自己,连门口吃碗10几块的面条都觉得贵。

我劝他:“孩子吃饱穿暖就行,可别宠坏了!”

他却憨厚地笑笑:“我也没给娃过上好日子,自己穷,总希望孩子别跟着我受苦。”

不少家庭不太富裕的父母,都担心自己的孩子被比下去,觉得自己对他们有所亏欠,想尽力弥补孩子,甚至把这一切当成了自己的义务。

我的邻居老王,儿子大学毕业后,因为没啥本领,没有找到好工作,在老王的斡旋下,总算回老家进了一个企业工作。

我们都觉得老王很有能耐,老王却总是觉得对不起孩子:“都怪我没啥出息!要不然,我家娃娃肯定能留在城里……”

在他眼里,仿佛儿子没有找到更好的工作,都怪自己没本事。

从小到大,他都对儿子千依百顺,不让儿子干一丁点粗活。

而他的儿子,也因此变得好吃懒做、目中无人。但不管儿子如何胡闹,在老王眼里,他都是个宝。

这样溺爱孩子的父母,真不知道是孩子的幸运,还是悲哀?

4

知乎上有个热门提问:为什么很多人啃老,却没有羞耻感呢?

有个年轻人回答:

“父母如果不能让孩子幸福,生他干嘛?有钱养得起就可以。你孩子成年后出去工作累死累活你很开心?”

这样的答案,让人倍感痛心!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成为尼特族、啃老族。

他们永远以自我为中心,只知一味向父母、向社会索取,非但不以之为耻,还把这一切当作理所当然。

调查数据显示:

在英国,和父母同住的年轻人,从 1996 年的 21% ,涨到了2017年的 26%。

在加拿大,有至少 34.7% 的年轻人,还寄居在父母家里。

而在我国,仅在城市, 就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现象,有30%左右的成年人依靠父母为其支出部分甚至全部生活费。

这个数据,还在不断扩大。

新闻报道,上海有一个48岁的海归,本科毕业于同济大学,硕士就读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完全称得上父母眼中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但他却在毕业回国后,天天宅家,白天睡觉,晚上玩游戏,靠母亲丁阿婆一点可怜的养老金生活。

丁阿婆80多岁了,每月仅有的3500块退休金,还得腾出2000元去治疗尿毒症。

可儿子依然不肯出去工作,并把种种不顺归咎到母亲身上,说是母亲的溺爱,毁了他的前途。

谈及今天的局面,丁阿婆几次落泪:

“我教育不对,样样包办,他从小样样现成的,依赖惯了……我毁了你前途,我有罪……”

英国教育界有句名言:

“溺爱的双亲应该记住,每件事都替孩子做,不希望孩子做什么事,这是对他有害的。”

每一个社会巨婴背后,都有一对溺爱孩子的父母。与其将来追悔莫及,不如现在就悬崖勒马。

5

新泽西 William Paterson 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

许多父母,把买一双最新的名牌鞋给孩子,当成了一种义务。

甚至,一些已经年长到没有工作能力的父母,哪怕领着政府救助金度日,也要给孩子买一双时髦的名牌鞋。

而同样面对名牌鞋的诱惑,美国一名10岁男孩却自信满满地回应:?

“重点不在于我穿什么,而在于我有没有自己的思想!”

这个三观正的孩子,被网友们一边倒地点赞。

男孩的底气,离不开懂得正确教育孩子的父母。

在美国教育体系中,有一个著名的“二十码法则”。

这个法则的字面含义,是要求家长与孩子保持至少“二十码”的距离。

而这个法则更深层次的含义,是倡导父母不必时时处处围着孩子转,而是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允许孩子有自己的主动权和决定权。

当然,家长绝对不能跑到二百码或二百里之外撒手不管,而是要在二十码之外,时刻注视着,随时准备在恰当的时机进行切入和引导。

美国心理学家推孟,通过对1500名儿童长达30年的跟踪研究,发现造成孩子成长最终差异的并不是智力,而是个性品质。

那些成就显著者,都是有坚强毅力、独立性和勇往直前等品质的人。

世界永远都在悄悄奖励独立自主的孩子。

对于家长来说,与其给孩子买一双3000元的名牌鞋,不如从现在开始,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让孩子靠自己,去拥有更美好的明天。

3Q首页关于3Q合作伙伴广告服务意见反馈服务协议联系我们网站地图法律声明手机APP下载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 Copyright 2013 昌海科技,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运营:河南昌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2019359号-3      技术支持:昌海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