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人的个体生存能力十分有限,为了确保生存人不得不过社会性的生活。因此阿德勒认为,除开治理因素之外,社会情感发展状况是对人格构建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在童年期尤其是如此,选择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发展和成长,决定了他成年后在群体中的生存状态。想要帮助儿童发展好的社会情感,形成健全的儿童人格,可以从四个方面引导孩子:帮助孩子发展积极的自我观、发展积极的困难观。发展积极的他人观、发展积极的异性观。
第一个方面,发展积极的自我观,是指要注意保护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让孩子相信自己是有价值的,是受欢迎的,是能自己处理好自己的事情的。具体做法是:家长和老师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和自由,在评价孩子的行为时,多从鼓励的角度肯定孩子的有点,避免过多的批评,那样只会造成孩子的怯懦和退缩。
在引导孩子的过程中,家长和老师还需要避免过多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优越感,以免孩子产生依赖心理。性别角色也是孩子的自我接纳中的重要部分,成人需要通过言传身教来引导孩子认可和喜欢自己的性别角色,避免孩子形成对自己性别的排斥、抗拒。
第二个方面,发展积极的困难观,是指培养和保护孩子面对困难的勇气。教育者需要为孩子提供一些适当的挑战,引导孩子克服困难,争取自己想要的结果。要注意的是,这些挑战要符合孩子的心智成长特点,既不太难,也不太容易,这样才能激发孩子的过程中,教育者不要把孩子当成可以操控的木偶,而是要允许和鼓励孩子尝试创新,哪怕因此会失败。一个能够面对困难、恰当处理挑战的孩子,一定会发展处耐心、恒心、坚韧、细致的优点,成长为一个有力量的人。
第三个方面,发展积极的他人观,是指要注意培养孩子对社会、人类、环境的关怀,鼓励孩子关注和理解他人,引导孩子设身处地地从别人的角度来看问题和想问题,鼓励孩子帮助同伴,养成乐意分享的品质,帮助孩子建立公平规则和边界意识,教给孩子与人合作的方法,在合作中乐于接受自己的公平份额,不要挑起恶性竞争,警惕孩子思想中自私、贪婪、冷漠、偏见的苗头。
第四个方面,发展积极的异性观,是指在孩子对自己的性别角色认可和接纳的同时,也能深刻地理解和认可异性,对异性有好感和亲近感,不刻意回避异性,贬低异性,不与异性刻意拉开距离。
以上内容就是《儿童的人格教育》这本书的第三部分内容:如何引导儿童形成良好的人格。阿德勒认为在儿童社会情感的培养发展中,母亲是至为重要的因素。儿童在家庭终于母亲的关系,会形成儿童将来与他人关系发展的基础,如果母亲采取信任和积极的态度与孩子互动,同时在上述四个方面给予积极恰当的引导,儿童就会形成良好的社会兴趣,建立健全的人格。
《儿童的人格教育》这本书我们对儿童人格的形成和矫正有了深入了解,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给我们。阿德勒在这里提出了培养儿童健康人格的有效策略:父母要注意与孩子相处的态度和方式,为孩子提供积极正向的情感支持;学校要成为儿童精神发展的场所;重视青春期及性教育等;这些儿童教育理念对后世产生了深渊影响。略为遗憾的是,这本小册子在如何矫正、重建儿童人格方面,论述有些笼统,缺少具体指引。
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我们可以参考美国著名心理学专家劳拉.E.伯克在他的《伯克毕生发展心理学》中明确提出:“人的发展是持续终生的”,不存在一个对生命全程起最重要影响的年龄阶段,每个阶段发生的变化对未来的发展都有同样重要的影响”。希望这些更新后的知识信息,对当下大量被泛滥成灾的“敏感期”和“童年决定论”误导和恐吓的家长,是一剂消除焦虑的良药。
上一篇: 儿童早教的重要意义 |
下一篇: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永远是家长最重要的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