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年轻人的生活压力很大,工作也很繁忙,回到家里后常常往沙发上一瘫,除了盯着手机屏幕,什么也不想做。这就导致很多父母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上,心有余而力不足。
好在,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很多家庭会选择让孩子的祖辈,也就是孩子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参与到孩子的早期培养和教育中。这便是“隔代教育”“老人育儿”现象产生的现实基础。
当这些老人们真的参与进来,并摩拳擦掌、自信满满的说:带个孩子有啥难的?看我把你培养的这么优秀,孙子/孙女让我带你就放一百个心吧。这个时候,年轻的父母真的能放心么?
想想就知道不可能。毕竟是不同时代的人,年轻人和老人的许多观念和想法,都有很大的不同,甚至存在分歧。时间久了,一些年轻的父母,便对老人教育孩子这件事上,颇有微词和抱怨。
比如,老人说话有口音,孩子的普通话都被影响跑偏了;老人在孩子身体不舒服的时候,使用的一些玄而又玄的偏方、草药令人惴惴不安;老人处处惯着孩子,把孩子教育的无法无天……
问题肯定是存在的,但是作为年轻的父母,一味的去指责和抱怨老人并不理智,尤其是当着孩子的面去讲一些关于老人的不满,更会影响孩子的心智发育和成长。
孩子的内心价值判断体系很可能会因此而发生错乱、变得迷茫:爷爷/奶奶对我很好,可爸爸妈妈怎么会这样说他们呢?而爸爸妈妈肯定是爱我的,不会对我撒谎,那爷爷/奶奶真的不好么?就像计算机程序出现BUG陷入死循环一样,孩子也可能陷入这种迷惑中不能自拔。
年轻父母应该认清一个现实,尽管老人是你的父母,但他们过来帮你带孩子,怎么说也是过来帮忙的。他们把你抚养成人,已经完成了他们的养育使命,并没有义务必须为你带孩子。
有老人帮忙,并不意味着年轻人就可以在育儿这件事上什么就不用管了。要想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和谐相处,形成合力把孩子共同养育好,年轻父母的态度和做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老人由于有大量的时间,所以可以承担更多具体事务性的工作,例如接送孩子上下学,给孩子和一家人买菜做饭,带着孩子玩耍做游戏等。老人们还往往生活经验丰富,可以充当生活中的军师和智囊团的角色。
年轻父母是真正的一家之主,所以自己的角色也有很多职责。在和老人共同养育孩子这件事上,父母的职责更多的是沟通和协商。当遇到分歧时,去与老人有商有量,说出自己的看法和理由,我想大部分老人还是讲道理的,这样的话更容易形成共识与合力。
当自己接触一些好的育儿方法和育儿理念时,可以拿给老人一起讨论一下,这个讲的是不是真的好?对自家的孩子适不适合?如果不适合,做哪些修改的话会更好?总之,就是让老人也参与学习的过程,共同了解一些现代育儿知识。
而不是“高举”真理的大棒,去指责老人的谬误。那样只会搞得剑拔弩张,不仅伤了老人的心,对孩子成长也没有好处。
上一篇: 留守儿童教育难,AI教育到底能不能帮忙解决? |
下一篇: 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成绩,是健全的人格 |